人民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(记者杜燕飞)“前三季度,有色金属行业持续推进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进程,企业利润不断提升,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。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、新闻发言人陈学森29日在第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会议上表示,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总体平稳,工业增加值、十大有色金属产量、固定资产投资、实现利润、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较快增长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.8%,超过国内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增长1.6个百分点。常用有色金属10种产量6124.9万吨,增速较上半年继续扩大,同比增长3%。六座矿山金属含量478.1万吨,同比增长4.2%。氧化铝产量6856万吨,比上年增长8.4%。铜产量1857.5万吨,比上年增长9.6%。铝产量4976.8万吨,比上年增长0.04%。从固定资产投资看,1-3月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.1%,增速超过国内工业投资增速3.7个百分点。其中,采矿及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.3%。民间投资1-3月有色金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7.9%。其中,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36.6%,彰显民间投资活力。从外贸总额看,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056.6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4%。其中进口2449.4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1.9%。出口增至607.2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9.8%。出口量的增长主要是由黄金产品带动的。在此背景下,监管有色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快速增长。前三季度,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73.98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6%去年同期。利润总额3451.5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7%。 “2025年以来,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复杂的环境下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。”陈学森表示,稀有金属管理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提升,重点矿产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强化,配合推动其他品种金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引导行业合理发展。陈学森表示,预计202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6%左右,10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达到8000万吨左右。再生金属产量超过2000万吨。铜、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仍n 高且不稳定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利润预计将达到近10万亿元,利润总额将达到4500亿元左右,有望再创历史新高。 “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和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,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、新生产力的蓬勃发展,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前景和空间越来越广阔。”陈学森表示,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《有色金属工业稳定增长工作方案》(2025~2026年)并推动相关政策精准落实,发展相关行业节能减碳、清洁生产、污染物综合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,主要是明矾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碳技术应用,聚焦资源。加强安全、创新、智能、生态、智能融合,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思路、重点任务和实施路线。